日前,《陕西省“十四五”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规划》经省政府同意,由陕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、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实施。
(二)发展目标。
具体目标:一是金融业贡献度稳步提升。到2025年末,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900亿元,年均增速达到9%,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8%左右,金融业资产规模达到8万亿元。
二是金融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。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做强做优。引入国际、国内一流金融机构在陕设立区域性或功能型总部。加大五类机构行业培育力度,支持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和区域性股权市场做强做优。
三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大幅提升。到2025年末,全省本外币存款突破7.5万亿元,贷款突破6.5万亿元,当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8000亿元以上。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力争达到120家,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占比达到30%。保费收入达到1600亿元,保险深度达到4.4%,保险密度达到4000元/人。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余额占比力争达到15%。私募创投机构管理基金规模保持在1000亿元以上。
四是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。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稳定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,地方政府融资平台、大中型民营企业债务风险平稳化解,债券市场力争不发生违约事件。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和非法金融活动得到有效遏制,全省金融秩序保持持续稳定。
二是支持创新创业,创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。创建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、支持新型创业孵化平台、创新科创融资模式、完善科技保险机制。
三是深化金融改革创新,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。包含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融合发展、推动房地产金融健康发展、增强普惠金融服务能力、构建绿色金融体系、着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、提升民生金融服务水平、积极发展消费金融、推动金融科技发展。
四是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,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。加快推动优质企业上市、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、重点发展债券市场、推动区域股权市场规范发展、提升保险服务功能。
五是发挥比较优势,推动区域金融差异化发展。包含加快建设西安丝绸之路金融中心、推动区域特色金融差异化发展。
六是推动金融服务业开放,深化国际金融合作。提升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、全面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、提升自贸区金融服务水平、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。
七是加强金融人才建设,创新金融人才发展机制。提升金融人才工作水平、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。
八是坚决维护金融安全,优化金融生态环境。加强金融法治环境建设、健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、提升金融风险防控水平、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。